首页 试题详情
单选题

某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,各层结构计算高度均为6m,平面布置如图2-18所示,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,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.15g,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,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,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。 假定,考虑非承重墙影响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=1.08s,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2.5kN/m2(按建筑面积37.5m×37.5m计算)。试问,按底部剪力法确定的多遇地震下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(kN)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?(  ) 提示:按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(GB 50011—2010)作答。

A2000

B2700

C2900

D3400

正确答案:A (备注:此答案有误)

相似试题

  • 判断题

  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宜为双向框架结构体系,避免横向为框架、纵向为连续梁的结构体系。

    答案解析

  • 单选题

    一般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的间距,对室内或土中结构不宜大于(  )m。

    答案解析

  • 单选题

    6-8度地震区建筑,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板柱一抗震墙结构,其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的关系为( )。

    答案解析

  • 单选题

    在8度抗震区有一高21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裙房,与高12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—剪力墙结构主楼之间,设防震缝一道。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应为(  )mm。

    答案解析

  • 单选题

    不同的结构体系导致房屋侧向刚度的不同,一般情况下,下列三种结构体系房屋的侧向刚度关系应为下列( )。Ⅰ.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;Ⅱ,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;Ⅲ.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房屋

    答案解析

热门题库